|
|
|
作者:吳嘉惠老師
詩起源於歌謠,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,古體詩仿樂府而作。近體詩包括絕句、律詩、排律三種。其中句數和字數各不相同,絕句每首有四句,律詩有八句,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。而排律是指十句以上的律詩。詞也稱為「詩餘」或「長短句」,是由唐詩演變而來,依字數的多寡,有小令、中調、長調的分別。樂府原是民歌,敘述民間生活故事。而曲、賦與詩詞並稱,散曲可是元人的新詩。
小朋友還要運用豐富的想像力,去領會詩文中表面之外的意境,或去了解詩人為什麼要這樣寫。但是必定有些小朋友一時還不能深切體會詩文中的含意,這也沒關係,只要熟讀它,隨著年歲的增長,閱歷漸豐,對人生的體驗漸深漸廣,自然就會有深切的感受和領悟。 著作權(c)忠孝國小。保留所有權利。 |